 |
臺灣地理 |
|
由於位於歐亞板塊與菲律賓海板塊交界之處,在臺灣這塊僅有3萬6千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,竟擁有兩百多座超過3千公尺以上的高山,而其中以標高3,950公尺的玉山為最高山峰,而其他諸如雪山、南湖大山、秀姑巒山、北大武山等等不但景色壯麗,且可清晰看出圈谷等的冰河遺跡。 |
|
 |
臺灣山脈 |
|
臺灣主要山脈可分為中央山脈、雪山山脈、玉山山脈、阿里山山脈及海岸山脈5大系統,加上桃竹苗丘陵與恆春丘陵,就佔了臺灣三分之二的面積,
人口則大多集中在西部的臺北、臺中、埔里三大盆地與東部縱谷的平原上;大小河川共129條,超過100公里卻只有6條,其中又以中部的濁水溪為最長河川,南部的高屏溪則流域面積最廣。由此可見臺灣山高水短、多山地丘陵的特色。 |
|
 |
自然美景 |
|
北臺灣是臺灣人口最稠密的區域,可以見識到最熱鬧的臺北都會,週遭的自然美景也從不缺席。臺北盆地西緣的陽明山國家公園以大屯火山群為主體,連綿著七星山一帶擁有豐富火山地形及地熱活動,每年二、三月的杜鵑花與海芋花季,也是另一番美麗。
|
|
 |
著名景點
|
|
貫穿臺北盆地的淡水河畔,渡頭夕照很具有風情,河口的紅樹林則是是臺灣面積最大位置最北的水筆仔林,這裡的景觀綿延至北海岸一帶,成為北海岸與觀音山國家風景區裡最珍貴的觀光帶。碧海金沙、灣岬奇岩在著名的東北角國家風景區裡垂手可得,隨處一望就是絕美的景致。
|
|
 |
地方小吃 |
|
在臺灣還有一項不可或缺的關注焦點,那就是美食。中國人向來重視「吃」,臺灣因為匯集各地文化,發展出更多不同風味的飲食文化。 地方小吃是其中的很重要的一項,存在於各大都會裡的熱鬧夜市,就是這些美食的集散地,不論是臺北士林夜市、嘉義文化路夜市,臺南小北夜市或高雄六合夜市等,早已成為外國觀光客必訪的觀光區域。著名的小吃像是淡水的鐵蛋、基隆廟口鼎邊銼、宜蘭的鴨賞、石門水庫的活魚、新竹的米粉貢丸湯、嘉義的雞肉飯、臺南的棺材板、高雄的黑糖冰水、屏東的萬巒豬腳等等,都是錯過絕對會深感遺憾的地方美味。
|
|
 |
產物 |
|
有水果王國稱謂的臺灣,不但農產物品相當豐富,各地的名產也非常有特色,遊覽之餘不妨順帶嚐鮮。著名的包含:水里的蜜餞、臺中的太陽餅、嘉義方塊酥、花蓮的小米麻薯、臺東的小米酒等。蘊含著臺灣豐美物產的地方美食,絕對會讓人在咀嚼品味間,獲得深深的滿足與感動!
|
|
 |
氣候 |
|
全年溫暖的臺灣,年平均溫度為攝氏23.5度,所以冬天只有在少數的高山地區才能看到靄靄白雪,各地平均氣溫在攝氏15~16度以上,可說一年四季都是舒適的氣候。其中以春、冬的早晚溫差與天氣變化較大,在春夏之交時(每年的3月~5月),偶受鋒面滯留的影響,會出現細雨綿綿的梅雨季節,夏季(6~8月)時有颱風侵襲,但也為農作物帶來豐沛雨水,從北到南21座水庫都在夏季為秋冬枯水期儲存灌溉水量。
|
|
 |
由於臺灣位於季風氣候區,因此夏季的西南季風與冬季的東北季風便成了影響氣候的最大因素。夏天由溫暖的西南方海面上吹拂進來的季風,帶著潮濕的水氣在西南與南部平原降雨;而冬季由東北方吹來冷冽的季風,在北部與東北部降雨,高溫、多雨、多風的氣候特色,在光能、風能等資源及水資源來說相對豐富,不但為生活於此塊土地上的生物提供了繁衍和生長的必要條件,也為臺灣經濟發展、農業生產提供了幫助。 |
|
|